- · 《史学理论研究》期刊栏[01/26]
- · 《史学理论研究》投稿方[01/26]
- · 史学理论研究版面费是多[01/26]
社区教育研究年历史进程主题透视及图景展望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,多数理论成果也将其作为国内社区教育研究的起点,而建国初期至“文革”结束后的一段时间,社区教育被认为处于“空白状态”[1]。通过
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,多数理论成果也将其作为国内社区教育研究的起点,而建国初期至“文革”结束后的一段时间,社区教育被认为处于“空白状态”[1]。通过文献研究与访谈专家后,本研究认为,这一“空白状态”的社区教育在以业余教育、扫盲教育、工农教育、平民教育、社会教育等特殊形式在运行。因此,以新中国成立为研究起点,立足于70年来的社区教育发展历程,通过数据统计、可视化分析等方法技术对70年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解读,以较为宏观的研究视角、宽广的时间跨度来展现国内社区教育的研究图景、演进历程以及叙述网络。
一、研究设计
(一)文献检索
本研究以“中国知网”(CNKI)为文献的检索来源,学科范围选定为“社会科学I、II 辑”。由于我国在1949—1978年间尚未出现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,因此在检索过程中分两次进行。在1949—1978年的文献搜索中,以“业余教育”“平民教育”“民众教育”“扫盲教育”等为检索词,逻辑关系为“或者”,检索有效文献56 篇;在1979—2019年的文献检索中,以“社区教育”“社区学习”“社区学院”“社区大学”等为篇名(题名),逻辑关系为“或者”,检索相关文献7154 篇,合计文献样本数据为7210 篇,剔除会议通知、简介以及重复文献,最终筛选有效文献6855 篇。
(二)研究方法
文中主要使用的方法有文献计量法、可视化分析技术以及内容分析法。利用文献计量法对我国近70年的社区教育相关文献进行数据统计,包括载文量、发文作者、发文机构等;采用CiteSpace 和SATI两款数据处理软件对文献样本进行可视化分析,主要对作者分布、机构合作、关键词等开展图谱聚类与共现分析。最后,结合内容分析法,对文献的研究主题、热点等进行解读,深入了解社区教育研究概况。
二、研究结果与分析
(一)发文趋势:前期低速平稳,后期陡然攀升
发文数量能够反映社区教育领域在特定时间内的产出情况,表现出一段时间内学者的关注度及其变化趋势。以近7000 篇文献的发表年份为统计依据,利用EXCEL 工具进行数据设计,并以折线图形式呈现(见图1)。在70年的理论探索进程中,相关的研究成果从无到有,从少到多,研究趋势由低速平稳向陡然攀升转变,整体呈现上升态势。其中,张祥麟等人于1980年发表的 《社区学院——美国高等教育的新浪潮》一文拉开了我国正式研究现代社区教育的帷幕。
1949—1978年间发文量较低,不超过60 篇;此后发文量逐步增长,2000年之后,发文量进入了突增阶段。经统计,2000—2019年共发文6600 余篇,年平均载文量达到330 余篇,2019年发文580余篇,为历年之最。影响研究成果数量变化的原因有:一是国家积极实施改革开放政策,使国内学者更加便捷地了解掌握国外社区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情况,积极引进相关研究成果;二是社区教育在提高居民文化素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,满足社会发展需求,实践经验逐渐得以总结升华;三是一批从事成人教育研究的学者专家逐渐重视社区教育研究,研究队伍不断得到扩大;此外,政府颁布诸如《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》等政策文件,极大促进了社区教育的发展,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探索其理论规律的重要性。
(二)发文作者:已形成核心作者群,但科研合作尚待加强
通过数据统计可知,排名前15 的作者发文量约为270 篇,陈乃林(中国成人教育协会)载文量最多,共计60 篇(见表1)。根据普莱斯定律,M=0.749(Nmax)1/2(Nmax 为单个作者最高发文量),最高产作者发文量为60 篇,即Nmax=60,求得M≈5.8,整数取值6,意味着发文量≥6 篇为核心作者。经核算,社区教育研究的核心作者共有76 位,发文量约为800 篇,约占搜索文献的12%,所占比例略低。在核心作者中,陈乃林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关注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,是较为稳定的研究者,研究内容涉及社区教育的内涵阐释、课程建设、社区教育治理等;仲红俐(常州开放大学)研究关注点涉及农村社区教育、师资团队建设、社区共同体等内容。此外,检索文献中共有8800 余位作者,而独立作者有5800 余位,占比67%以上,非独立撰文作者仅有三分之一,并且作者之间的连线较为松散(见图2),由此可知研究者在科研合作方面尚待加强。
表1 社区教育研究核心作者(部分)序号 作者 发文量(篇)1陈乃林 60 2仲红俐 36 3汪国新 31 4宋亦芳 25 5赵小段 22 6丁红玲 21 7黄云龙 20 8高洪波 19 9杜君英 17 10 刘尧 16
文章来源:《史学理论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sxllyjzzs.cn/qikandaodu/2021/0524/458.html
上一篇: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年回顾反思与展望
下一篇:关于学校体育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